天朝皇帝御驾亲征,又有贾琏突出奇招,大败吐蕃三十万大军,率领众将与十万军士追逐吐蕃溃兵至两国边界。
至此时,吐蕃只堪堪有二三万人逃回了自己的国境!此一战,吐蕃元气大伤,二三十年之内再无东进之力!
皇帝站在边境的小村中笑指江山,正要班师回朝,这时西平宣抚使贾琏却上前请奏,要派兵杀入吐蕃境内,永绝后患!
贾琏此言一出,顿时就立刻引起了众将的争议。
有激进者深表赞同,甚至扬言要灭了吐蕃,开疆扩土!
也有人表示此战已经完结,再进攻吐蕃已是不义之战,所以只用再派一使臣进吐蕃,吐蕃王必然会俯首称臣,如此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之策。
皇帝看着下面的将军们争论成一片,始终面带着微笑不发一言。
而贾琏自从首先发出提议进攻吐蕃之后,竟然也没有再为自己的提议争取分辨,也只是那么静静的站着。
甚至有不同意见的将军,点名质问于他,贾琏也同样不做一声辩解。
将军中沉默者还有神武将军冯唐,这位老将军此战居功至伟,又是这西北边关的守关大将,原本此刻最有发言权的他,只是偶尔会偷瞟一眼贾琏与皇帝,更多的时候就如同雕塑那样站着。
待诸位将军也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然后才慢慢停下了争论,场面一下子就静了下来。
众将安静之后,只听皇帝才说道:“各位将军各抒己见,如今朕也听了,不如我们再听听贾琏详细说说进攻吐蕃的缘由。”
于是大家的目光全部聚集在了贾琏的身上,只见贾琏此时才不慌不忙的说道:“吐蕃乃荒蛮之地,民风彪悍,成年男子拿上刀枪就是一个合格的士兵;这次我们虽重创了吐蕃,但是他们只要经过二十年的休养生息,相信很快就会恢复今日之鼎盛,到时我边关又无宁日;所以除恶务尽,一劳永逸的征服吐蕃方能保我天朝西北永世无忧,此乃其一。
其二,由于吐蕃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所以我天朝虽然不缺乏英勇的士兵,但是平日里想要征服吐蕃,就必须要付出百倍的代价,这是绝不能取的;如今乘着吐蕃大败,三十万有生力量死伤殆尽,正是我们征服吐蕃的最好时机!相信只要我天朝军队进军,必然能如同犁庭扫穴,吐蕃势必无力阻挡。
其三,战争的正义与否,我认为只有胜利者才能定论!若只是让吐蕃口头俯首称臣,这样的历史教训还不够吗?在此我敢定论,只要吐蕃能够恢复元气,他日必然又会卷土重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相信就不用我一一举例了吧。
其四,征服了吐蕃,更能威慑其它蠢蠢欲动的蛮夷属国!这些豺狼虎豹,谁不羡慕我天朝之地大物博,只有杀鸡儆猴,才能威震四方。
其五,为皇上开疆扩土,正是我们军人最大的荣誉,也是自我价值最好的体现!懦弱不敢言战者,不配为军!以上五点,正是贾琏请奏进军之全部理由,请皇上裁夺。”
贾琏一口气说了一大推,然后就抱拳退下了。
皇帝仔细的听了贾琏的理由,对最后的开疆扩土最有兴趣。
一个皇帝最大的成功是什么,那就是能够在自己在位时,扩大自己帝国的版图!
若只是想百姓安居乐业,那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守成的皇帝。
而且此时太上皇还在世,威望无与伦比,满朝文武多数只知太上皇,而不知道皇帝,皇帝正需要一场旷世之功,来提升自己皇帝的威信!
但是战争又岂是儿戏,所以就算是皇帝,也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于是只听皇帝又问道:“众为将军都听了贾琏的详细建议,大家再说说吧。”
只见此时,原本一言不发的神武将军冯唐,这次却抢先说道:“臣附议贾大人之提议,愿意为皇上带兵彻底征服吐蕃,解救吐蕃百姓于水深火热。”
神武将军冯唐在这次大战之中,原本就已经居功至伟,如果再让他带兵剿灭吐蕃,在场中的将军又如何愿意低人一等。
加上贾琏先前还说了:懦弱不敢言战者,不配为军!
这样一来,原本还有些顾虑的将军,此时也纷纷请战。
哪怕开始是反对的将军,到如今也立马变成了激进先锋。
皇帝原本就想拿下这开疆扩土之贪天之功,如今又看见军心可用,当下大喜过望,说道:“吐蕃王残暴无道,屡屡犯我天朝之边境,导致我边境百姓生灵涂炭!”
然后只见皇帝拔出了宝剑,喝道:“神武将军冯唐何在!”
冯唐立即单膝跪倒在地,抱拳说道:“末将在。”
“朕命你为征西将军,统领大军,为朕踏平吐蕃,你可愿意!”皇帝气如洪钟的问道。
冯唐立即在众将羡慕的眼光中回答:“末将愿为皇上赴汤蹈火!此次必定踏平吐蕃,提吐蕃王的人头,以报答皇上之信任!”
皇帝闻言大喜道:“征西将军忠勇可嘉,朕会在青唐城中等候将军之捷报!今再御赐将军朕的龙泉宝剑,将军此次出征可用它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说完之后,皇帝果然就拿出了自己的贴身宝剑,然后递给了冯唐。
冯唐激动的跪接了下来,皇帝又亲自把他扶了起来。
有了皇帝御赐的龙泉宝剑,那就等于有了先斩后奏,便宜行事的专断之权,这对冯唐执掌全军有莫大的好处。
众将看着冯唐获此殊荣,纷纷暗恨自
喜欢红楼之贾琏攻略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