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匡复汉室是假。
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又占据了汉中,做起了汉中王。关羽此时乘势进攻襄阳,没有想到后方荆州被吕蒙抄了窝。关羽襄阳兵败,一路败走麦城,最后脑袋也被东吴端走了。又后来,张飞见二哥被东吴端了脑袋,天天嚷着要替二哥报仇。刘备这边又没了动静,脾气更加暴躁,肆无忌惮的鞭笞身边的士卒,最后也被部属范姜、赵达砍了脑袋,送到东吴。由此,刘备再也坐不住了,倾全国之力大举进攻东吴。对此,朝中大小官员无不忧心忡忡。东吴百官也是尽皆失色,先是东吴使者,诸葛丞相之兄诸葛瑾,晓之以义:“臣请以轻重大小之事,与陛下论之:陛下乃汉朝皇叔,今汉帝已被曹丕篡夺,不思剿除;却为异姓之亲,而屈万乘之尊:是舍大义而就小义也。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兴汉室,恢复山河;今陛下置魏不问,反欲伐吴:窃为陛下不取。“
对此,先有赵云苦谏:“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见刘备不听,又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此时的刘备一心只图报关、张之仇,“不报此仇,虽有万里江山也不为贵。”因此,根本听不进赵云的谏言。既而有学士秦宓的伏地死谏:“陛下舍万乘之躯而殉小义,古人所不取也,愿陛下思之。”刘备对秦宓的劝谏不但不听,还要左右武士推出斩之,后因众官告免,改为“暂且囚下,待朕报仇回时发落”
综合以上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意思。你刘备不是一心一意要匡复汉室吗?你要匡复汉室,那么最大的仇人是曹丕,他今天已篡夺大汉帝位,你应该集中力量征剿曹丕,这是大义,也是大势,更是大事。你却弃大义而不顾,屈万乘之身去报私仇,这是舍大义取小义。赵云说的更明白的是舍公仇,报私仇。秦宓说的更直接“不从臣言,诚恐有失”。刘备于此置若罔闻,已是“朕意已决,无得再谏”。由此,刘备匡复汉室的真实动机昭然若揭,以“匡复汉室”为幌子,江湖行骗是真。
三、匡复汉室只是江湖行骗
匡复汉室,只是江湖行骗。我们列举三件事对此作说明。
第一件事,自称为汉室后裔。
刘备无论走到哪里,他都祭出这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招牌。刚出场时《三国演义》就给他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以此说明是皇族血统,根子正,苗子红,有权利继承刘氏汉家的财产。
去请诸葛亮时,向书童自我介绍:“汉左将军,官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别拜见先生。”一连串的虚衔。什么“汉左将军”,“官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等都是过去式。以致童子听了说“我记不清许多名字”。这刘备的自我介绍,有如我们今天某些名片,虚衔一大堆,是人看了都烦。而刘备为什么这样不厌其烦的说上这么一大堆呢?其良苦用心就是突出这人有来头。突出是皇亲国戚。
见了诸葛亮是这样自我介绍的:“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两次都未见到诸葛亮,被诸葛亮的虚名镇住了,这一次变得十分谦虚。但谦虚归谦虚,汉室后裔这一点是不能忘了交代的。
综合这三处文字,有一点是没有忘的,那就是他刘备姓刘,是高祖刘邦的龙子龙孙。他到底是不是汉高祖的龙子龙孙呢?是
喜欢解码三国英雄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