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的我又累又饿,没有太好的精神去想在河里面的那诡异之事了,还是先去找地方把夜饭吃了再说。
重新衣冠整整的走回到古镇里,立马把刚才近乎于裸奔的事抛之脑后了。古镇里的人家都亮起了灯,这小小的元通古镇,在这夜色中,伴随着河里的潺潺河水声,显得格外的古朴别致。
我随便找了一家小饭馆,点了份回锅肉,要了一份米饭,吃得那叫一个香,这回锅肉是川菜中的一道名菜,也是四川家常菜中最古老的一个品种,最正宗的是用切成片的猪的五花肉配上蒜苗大火同炒,但一定要用四川郫县产的郫县豆瓣来作料。在蜀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这道菜,做起来方法其实挺简单,但要做好其实并不容易。
肚子填饱后,我到古镇外的路边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在睡觉前,我从裤衩的内包里拿出那块从河底冒着生命危险捡上来的金属万字符块仔细端详,这块万字符和之前那第一块一模一样,看不出任何的区别,就连它在河水里泡了那么几十年,居然都没有生一点锈。我摸去摸来,头脑里把中学学过的化学科目中所有能记起的金属元属都回忆来比对,却始终还是看不出这到底是什么金属。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天一亮,我便起来背上行李去开上吉姆尼,前往离元通古镇并不算太远的街子镇。那街子镇也是一个古镇,但是比元通大多了,可是我的真正的目的地不是街子镇本身,而是那个古镇背后的一座山。在那个山的山顶上,有一座修建于一千六百年前晋代时期的古寺,后来到了宋代,在那座古寺的下方又加修了一座寺庙,于是这一上一下两座紧挨的寺庙被人称为上、下古寺。我是这么想的,既然那地方历史那么悠久,必有一定的渊源和沉淀,里面也许有一些老人知道一些关于万字符的线索,说不定能在那里寻得一些蛛丝马迹。
车行到了街子古镇,找地方把车停好后下车步行进去,这里确实还挺大的,不过有点商业化,少了一些古的氛围,多了一些喧嚣,不过景色确实还是挺不错的,有广场,有廊桥庭阁,来到这里游玩的人也挺多。
我在街子镇里漫步了一会儿,欣赏了一下这镇子的风韵,然后穿过街子镇,过了两条小马路,便沿着一条向上的山路一直走,途中经过了一座吊桥,然后便来到了一座植被茂密、水清木翠的大山的山脚下,这山,便是古寺所在的山了。
这里的人非常少,不像街子镇里那样人来人往,从一个不大的山门走上去,进入了真正的山路之中,这里更是人迹罕至,一路上只听到两旁丛林深处的鸟鸣声和崖下的水流声,有一种空山鸟语闻道的感觉,仿佛自己是一个行走于山间的隐士。
一路沿着山间小径一直向上不停的攀登,时间一长还是有点累人,好在风景秀丽,空气也很让人舒服。山林处时有一些小亭子古香古色立于石崖边上,偶尔可以进去稍事休息。
我喘着气走了很久,前面五十多米的地方有一处向上的拐弯,在弯道的右边尖角处也座落着一个亭子,放眼望去,只见亭子里坐着一位身着僧衣的出家人,我心想一会儿走过去顺便问一下到寺庙还有多远。但当我走到亭子前抬头想跨进去时,发现亭子里空无一人,并没有什么出家人在里面。
我猜想应该是刚才登山登得有点累眼睛看花了,便自己坐在亭子里休息。休息好了后接着往山上走。
就这样大概走了一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山顶,这里一下就比较平坦,有几条弯弯曲曲的长廊通向寺庙庙门,寺庙的大门上方庄严的写着几个金字:光严禅院。原来这正是这古寺的本名。
禅院本身也是依山而建,原来这里还并不是这整座山的最高处,而真正的山顶,就是还要沿着这禅院内的石阶梯拾级而上才能去到,石阶的两边便是禅院内各个殿室,而这些殿室大多都属于下古寺。
我一路挨着进殿拜了各殿的菩萨佛祖,慢慢走向山的最上方。这最上方便是那历史最久的上古寺所在,可惜来到这里我才发现,曾经古代的上古寺在六七十年代的运动中被人为毁掉了,现在这里零星修复了一些部份殿堂,但没有古代的那种完整规模了。
这时候,禅院里的敲钟声响了起来,洪亮,悠长,让人心底里有一种清澈的感觉。我找了一间看上去年代最久的殿室走进去,里面有一位看上去约莫八十多岁的僧者长老正闭目诵经,我不好打扰他,于是在墙边等了一会儿,待他诵经完后才走过去,向他攀谈请教了一些佛法知识,聊熟了后我拿出那个万字符块,向他询问是否见过和知道这个东西的来历,长老拿起万字符看了许久,最后摇摇头,说这个形状他倒是很熟,因为这种万字形状也是佛家里的一个图案,代表着很深奥的意义,但至于这个金属块,他以前并没见到过相同的。
我谢过长老,从殿室出来,这时候我发现殿室后面还有一条小路通往后面的山中,那是另一座山,但和这边相隔不远。
我心想干脆从这小路往那边走走,难得来到这种幽静古刹,空气又这么清新,不如在这周围散散步再离开。
顺着那条小路走,两旁全是密林,越往里面走,林子越深。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感觉已经来到另一座山里了。
这座山林给我的感觉有点不一样,开始想不出是哪点不一样,过
喜欢鬼招手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