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对!赵顼一个激灵,他怎么都想到卖报赚钱了?这事还是先放放吧。如今还是河湟的战事最重要。研制出了火炮,现在又有了物美价廉的盔甲,真是上天也要催他动兵啊!
是时候考虑发行国债了!
似乎是知道了天子心意,几天后,王韶上书,请修渭州、泾州上下二城,以御敌寇。又言明,经过他的勘察,发现在渭原和秦州之间,有上万顷荒田,可派人垦荒。
这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啊!赵顼大悦,立刻寻了王安石商讨此事。
过不几日,天子欲举国债的消息,就从二府传到了外廷,满朝文武皆是大吃一惊。官家这是失心疯了吗?怎么堂堂天子,还有拉下脸面跟人借钱的?
一时间,奏章如雪花一般,飞向了天子案前。
※
米芾最近被荫补了个校书郎的闲职,每日出入秘书省,抄写文书,翻阅典籍,着实烦的不行。不过也因此,他算是第一批知晓国债这事的人了。听到这么个耸人惊闻的消息,他立刻来了精神,一下衙,就跑到了韩府,来寻甄琼。
“甄兄!你听说了吗?天子竟然要举债了!”这简直是个笑话一样的事情,偏偏他娘耳提面命,不让他在朝中乱讲话。这样劲爆的消息,就只能找甄琼这个同样不着调的人聊了。
原本以为,这话能让甄琼大吃一惊,进而跟他闲扯半晌。没想到听到这话,甄琼眼都亮了:“当真出国债了?!买买买!”
“啊?”米芾愣在了当场。
“有人给你利息你还不要,不是傻吗!这可是官家借钱,还能欠债不还?”甄琼见他那副呆样,不由鄙夷道。
等等……似,似乎有些道理啊……米芾两眼放空,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程颢和他弟弟程颐,两人合称“二程”,就是“程朱理学”的那个“程”。程颢原本是当御史的,因为跟王安石不合,才跑去教书。
可以说神宗朝治学的,写史的,都是刚不过王安石的成果xd
第107章
好歹也是领俸禄的人了, 校书郎薪俸微薄, 简直连塞牙缝都不够, 米芾总算也知道了赚钱不易。听甄琼这么一通讲解,还真觉得国债似乎可以买买。毕竟钱在家里放着也是放着,给官家用用, 还能领些利息,着实划算呢。
两人兴致勃勃的聊了半天,猜测到底会给多少利息。也都打定了主意, 只待国债发行, 就投钱买些。不过似这两人一般“开通”的,当真不多。
第二日朝会上, 赵顼面对的,就是一群义愤填膺的臣子。
“国朝承平, 又寻得了大矿。只肖数载,国库必然丰盈。何必举债?还望官家三思。”最先出列的, 自然是宰相富弼。
同样的三朝老臣,富贵相公,哪能见得天子如此荒唐, 行差踏错?
面对老臣, 赵顼还是相当有礼的:“这次国债,只为修缮渭、泾两州的城池。毕竟是边郡,羌人作乱,袭扰边民,岂能置之不理?”
袭扰多少年了, 现在才想起来修城?谁不知道你是想以此地为桥头堡,攻打河湟啊?
只是天子没有点明开战,重臣也不好直言。翰林学士吕公著沉着脸出列道:“官家草率行事,必是有佞臣蒙蔽圣听。借债不同寻常,若是重蹈周赧王旧事,岂不要惹得天下大乱?”
债台高筑的故事,朝中谁人不知?东周最后一位君主周赧王姬延,就是为了伐秦,向国人借债。结果一战大败,为了躲债只能避走高台。这可是能导致亡国的大事啊!怎能如此莽撞?!
这罪名实在是太大了,指向谁,也不难猜。王安石眉头一皱,出列道:“吕公此言差矣。周赧王未知胜败,就举债发兵,实乃不智。然官家发行国债,只为修城。且王韶言明,渭源与秦州之间,有上万顷荒田。只要以田亩为质,何愁无法还款?”
借钱是需要一定抵押的,朝廷给出的,就是那万顷荒田。只要田在,还怕还不上钱吗?
听到这话,吕公著更气了:“修城何必急于一时?等上两年,国库稍丰,再修不就行了。再说了,边郡之地,又值几个钱?想用这等贱地换钱,君莫不是以为,百姓可欺吗?”
“边郡重地,岂能怠慢?正因地贱,故而一顷作价十五贯。国债待到期满,可以领每年五厘的息钱,也可用债券换荒地。上万顷的荒地,就能发行二十万贯国债。届时城池稳固,荒地亦有人垦种,岂不两全其美?”王安石却不恼火,有条不紊道。
二十万贯,不是个非常大的数字,却也不小。今年频发水灾,还有大震。赈济出去的钱粮,就不只这个数字了。但是对于空虚已久的国库,这确实也是个大数目。更重要的是,还牵扯到了边郡垦荒的问题。
说是借钱修城,但是实际上,可以看做是发卖荒田,以垦荒实边。十五贯一顷,是个低到不能再低的数字。普通州县的上田,一亩就要二贯起。河东的熟地,一亩五六贯也是有的。这渭源
喜欢造化大宋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