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紧张,拉尔热的巴蒂斯特。”埃德加说,“我与你无冤无仇,不会对你怎样的。我只是护送一个朋友前来此地。你伤了受她庇护的孩子,她来寻仇,就这么简单。”
说罢,他闪开身,为一直站在他背后的披斗篷的小孩让路。小孩走进舱室,她身上散发着比埃德加·彭斯更为恐怖的魄力。
斗篷下伸出一双纤细苍白的小手,掀开兜帽,露出一张洋娃娃般精致漂亮的面孔。她外表的年纪不足巴蒂斯特外表的一半,实际年龄却比巴蒂斯特和埃德加加起来还要大。
“佩德雷加斯的伊莎贝拉向你致意,巴蒂斯特·拉尔热。”
这是巴蒂斯特一辈子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作者有话要说:
48、黑色利刃17 ...
4月21日,一列火车载着亚伯拉罕·林肯的遗体,从华盛顿驶向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整列火车都覆着黑色的布匹,挂着花环,车头蒙着一张巨大的黑毯子,上面放着总统的遗像。
成千上万的民众涌到铁路边,送别灵车。男人脱帽致敬,女人弯腰鞠躬,孩子们在山坡上挥舞着国旗。白天,迎接它的是鲜花和礼炮,晚上,人们点起篝火,为灵车引路。从华盛顿到斯普林菲尔德,铁路变成了一条金色的火光。在费城,为了见到总统最后一面,人们从凌晨排队到天黑,密密麻麻的队伍从独立厅蜿蜒而出三英里长。在纽约,近五十万民众送别了总统的灵柩,那些来不及在市政厅向灵柩献花的人,追着火车向西边奔跑。七百多万人在灵车沿途为总统致哀,一百五十万人瞻仰了总统的遗容。
在灵车到达纽约的前夜,两个黑衣人偷偷爬上了火车,没有惊动任何人。他们径直来到安放着棺椁的车厢。夜已深了,林肯的夫人和儿子在另一节车厢休息,棺材边守夜的只剩下爱伦·平克顿。
这位私家侦探兼吸血鬼猎人对两位访客的到来没有表示任何惊讶。
卡尔文·布莱克——这时应该称他为卡尔文·佩德雷加斯了——对平克顿说:“打开吧。让我见见老朋友最后一面。”
平克顿和拉米那一起搬开棺盖,让它斜靠在棺材上。亚伯拉罕·林肯静静躺在铺了丝绒的棺材里,神情平静。他的遗体做了防腐处理。棺材里放满了鲜花。
卡尔文在棺材边坐下,凝视着这位已经获得了安息的朋友。
“你还记不记得,”他对平克顿说,“五年前护送亚伯拉罕从斯普林菲尔德到华盛顿的,也是我们三个。”
“忘不了。”平克顿沙哑地说,“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当时,每当火车在站点停靠,林肯就要下车会见民众,发表演说。今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铁路沿线,送别总统的灵柩。
在林肯离开斯普林菲尔德时,他发表了一场演说。“此刻,我离你们而去,不知道是否还能回来,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回来,因为我面临的使命比华盛顿还要艰巨。如果没有曾经帮助过华盛顿的神圣上帝的协助,我不可能成功;如果上帝保佑我,则绝不允许失败。”他的确成功了,却也没能活着返回那座生活了二十五年的小城。
像所有为死者守夜的人一样,卡尔文、拉米那和平克顿聊起了亚伯拉罕·林肯的往事,他们聊他和玛丽·托德的婚礼,聊他竞选时期的轶事,聊他的儿子们。接着他们说起了自己。平克顿说他会回到芝加哥,那儿还有他的一家私人侦探社,不过侦探社背后实际上是个吸血鬼猎人的事务所。卡尔文已经变成了血族,不能再以人类的身份生活下去。他决定选个合适的时间,宣布他的“死讯”,把财产“捐赠”给一家“福利机构”。那机构实际上是一个互助组织,负责为血族制造合法身份,卡尔文可以通过它继续经营自己的产业。拉米那说他的母亲(也是卡尔文的血族之母)堂娜·伊莎贝拉会搬来美国住一段时间,教导卡尔文有关血族的事。他们两人都相信堂娜一定会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卡尔文说起了自己的小仆人托马斯,他梦想成为一名吸血鬼猎人。平克顿很欢迎他来自己的侦探社工作。在将来的某一天,小托马斯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吸血鬼猎人。
最后他们的话题又回到了亚伯拉罕·林肯。
“你相信吗?”平克顿从马甲里掏出一个锡制酒壶,抿了一小口。
“什么?”卡尔文问。
“黑人奴隶得到了解放,他做到了这一点。可是你相信有一天在这个国家,所有肤色的人都能平起平坐吗?你觉得那可能吗?”
卡尔文思考了一会儿。
“我的养父教育过我,建国之父们在《独立宣言》中写过:人人生而平等,这是不言自明的真理。他们为每个美国人都开出了一张支票,可以从正义的银行里兑现他们所许诺的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不应是一张空头支票。不论是对白人还是对黑人,它终有一日会兑现。①也许不是现在,也许是几十年后,几百年后,也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也许会付出很大的牺牲,但是我相信终有一天它会实现。”
※
1865年5月3日清晨,一艘捕鲸船在费城短暂地靠港。船还没停稳,堂娜·伊莎贝拉就跳到了码头上,敏捷的动作吓了旁边的码头工人一跳。
她摘下头上的纱帽,高高举起,用力挥舞着,对一名靠在船舷的银发男子叫道:“喂!埃德加!你不一起来吗?”
男子冲他
喜欢新大陆血族断代史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