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顾大帅和姜大帅的见识,他们自然彼此心知肚明,朝廷已经是彻底不行了,未来己方集团要夺取中国的领导权,真正的对手只有彼此而已。
但如果撑不住, 被扶桑人灭了国, 那一切都是空的。不管扶桑人嘴上说得多么好听,一旦被他们占据了主导权,到嘴边的肉还会有人愿意吐出来么?反正换成他们自己, 这是绝无可能的。
姜大帅秉承着朴素的土匪逻辑,绝不肯当那个跟在老大后头啃骨头的喽啰。
而顾大帅的出身更好, 少年时还认真地读过几年书,又掌权多年, 对国家和朝廷的存在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别看外头的年青人们整天喊着民主革命之类, 把民主二字奉为圭臬,更有激进的, 认为当今中国所遭受的一切苦难都是因为皇帝制度的存在, 顾大帅是完全不信这些说法的。
皇帝只是一个人,这一个人能干什么呢?他就是集历史上所有昏君暴君的缺点于一身, 没有人服从他,没有人执行他的命令,又怎么可能危害天下呢?中国有皇帝,但是德国也有皇帝,英国法国也有国王,如果皇帝的存在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那为什么这些保留了皇帝的国家就这么强大呢?由此可推知,有没有皇帝并不是国家衰弱或强大的关键。
顾大帅虽然没有接受过任何现代教育,无法用简明直接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心里知道,把一切推到皇帝头上的做法纯粹是扯淡。
要说朝廷有哪里不好,那也不是制度上的问题,而是人事上的问题。
遥想本朝建立之初,也是人人奋发,风气清新,朝堂上的大臣一心为公,不到十年,天下就恢复了繁荣。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稳定,政治斗争越来越向着无底线谋取私利的深渊滑落,宝座上的皇帝非但不制止这种行为,反而有意无意的加以鼓励。
“异论相搅”也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儿,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东西,这套权术手段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很好地稳固上位者的权力,缺点在于有害国家。
想实施这套理论也很简单,就是不能让朝堂上只有一个声音、一个意见,至少要分两派,压一派抬一派。
历史无数次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党争的危害性,但新建的王朝还是会忍不住陷入这个漩涡中去,盖因党同伐异是人的本能,在如何占有更多资源这个命题上,大部分人想的都是抢别人那里的蛋糕,而不是想着如何把蛋糕做大。
王朝末期的一个征兆就是小人庸人充斥朝堂上下,买官卖官成风。顾大帅还记得,在他少年时期,尽管国家也出现了一批救时之臣,兴办了些洋务,但整个官场上下已经烂完了,什么官职交纳多少钱财,那已经不是潜规则,而是明码标价的规矩。想上任,先交钱,哪怕是有吏部正经文书告身的官员,没钱孝敬,也是上不了任,当不了官。
朝政腐败至此,纵是诸葛伊尹再生,只怕也挽回不了这将倾的大厦。
顾大帅自认识时务,虽然做着朝廷的官儿,按过去的说法,那叫“深受皇恩”,可他一点儿给朝廷陪葬的想法都没有。
同样的,他对革命也没什么兴趣,他心里想的,是建立起他顾家的千秋大业。
在这一点上,他那个大概是留洋留得脑子里进了水的大儿子和他不是一条心,剩下的儿子无足轻重,提不出什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来,倒是大儿媳妇徐氏和他意外的合拍。
徐氏是他亲自挑选的儿媳妇,顾家的冢妇,当然,他挑中她的时候看的是她的家里人,没想到捡了个宝,徐氏本人竟然素质不错,也有心参与顾家的事务。
顾家另外的两位公子总觉得自家老子为人严厉,要求太高,其实顾大帅看待这些小辈的时候是颇为宽容的。他不要求小辈们一参与事务就多么精明强干,只要求他们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而顾二公子为人轻浮,顾三公子为人fēng_liú,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身份高贵,背后还有顾大帅撑腰,做起事来,开头的时候真是雄心万丈,没几日热情减退,就甩手不干了。徐氏好处很多,然而在顾大帅看来,她最大的好处就是会办事。
会办事,不是说她多么八面玲珑,而是说她肯努力,肯用心。她做事的时候有一种态度,她不认为一件事情必然能够做成,在做事之前,她不会去想事成之后怎么怎么样。做事有成功有失败,提前预设完成后的情况是非常愚蠢的。徐氏面对事情的态度是先做了再说,就是办不成,也不会狡辩推脱,顾头不顾尾。有始有终,这是一种难得的素质。
顾大帅当然不知道这是因为她来自后世,本身就已经参与过很多事务的缘故,只把她这种难得的高素质归功于徐家的家庭教育,为此还很是嗟叹了一番。
顾家和姜家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情报共享,为了给顾家加油鼓劲,姜家也把自己对日本财政的预测分析告诉了顾家。顾大帅本来不大相信,紧急招人来对照着姜家提供的数据计算了一番,也不得不相信了这个事实。
得到这个情报后,顾大帅的心眼儿就有些活动了。他不知道消极抗战这个词,但他想做的和这个没什么不同。
在抵御扶桑军队的战斗中,顾家损失惨重,士兵经常是一个营一个营的战殁。顾家是编练新军起家,开始用朝廷的钱粮练兵,后来整个集团化、藩镇化,军饷仍是朝廷出,尽管把朝廷的财政吃得将要枯竭,顾家军也
喜欢快穿之女配范儿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