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上说来,大汉帝国大学录取新生的标准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高中毕业前一年的学年平均成绩。帝国的高中和初中都是3年制,所以就是高中三年级的平均成绩。私立大学在录取学生方面对于这一条的掌握比较宽松和灵活,他们看重的一般还是考试成绩。但是公立学校往往将这一条排在第一位。也就是说一个学生的学校表现和出勤率、平均成绩都很重要。
第二个就是dsj的成绩。不过这是公开的,每个学校都在招生简章中公布录取新生的dsj标准。
第三个标准是学生的社交参与能力,要在你的履历上写明参加过什么社团,担任过什么职务,有什么体育特长。做过多少义务工作,例如到老人福利院去帮助老弱病残者,或者到医院、慈善基金会帮助过多少人士。你有什么组织能力,担任过学生会主席或者编辑过学生刊物等等,都是学生能力的表现。这样,帝国的大学就突出重视动手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只有好成绩的学生充其量也不过是书呆子而已,这样的学生不要说一流学校没有兴趣,即便是地方性高校也不会刮入囊中。
如果说上述三条是比较硬性的规定,那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虽然有点主观性,但是在大学录取中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本人写的一份自荐信,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大学。这是一篇不超过两页纸的信,实际上就是一篇文章,你要一下子打动看信人的心,使他愿意看下去。这一点是方云根据自己的经历强硬要加进去的。
这样,学校录取新生的程序就是一拿到申请学生的档案袋,首先就取出这份信件。如果这封信写得够得上他们认为的标准,就开始打开其他材料,一份一份地仔细阅读。如果这封信无法打动他,他就把这个档案袋封起来了。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连一封推荐自己的信件都写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当然,这也有弊端,就是容易让人作假,编造一些动人的故事来打动录取官,这就要建立一个核查机制。因为假的东西终是缺少感情,写得再好,只要细节出错,整篇文章就如沙上建屋一样经不起推敲。
除了上述标准之外,每个学生都要附上三位教师的推荐信,这也是录取官第二要看的内容。只有在这些软性的标准通过之后,录取官才细心地察看你的其他资料。
这些标准和要求一经媒体公布,立即引起了轰动。要知道在大汉帝国这个社会里,读书受教育基本上都只是有钱人或者是大户人家的特权。这样一个翻天覆地的改革,不仅是有利于社会的团结,也体现了国家实力的增强。这些都是从小开始培养一个人的社会道德心,绝大多数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这项改革对大汉民族将来的影响,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示了对教育改革制度的拥护。
西元1939年11月底,苏芬战争再次爆发。大汉帝国和德国以怀疑的眼光注视着这场战争。方云不是很看好还沉浸在肃反运动中的苏军,而希特勒却认为,小小的芬兰是不可能顶住强大苏联的进攻的,他是同情芬兰人的,但他现在还不能得罪斯大林。对于苏联,希特勒背后不知道咒骂了多少次:德国在全线进攻波兰的时候,眼看就要获取最大胜利的时候,苏联出兵了。苏军是9月17日开始行动的,不到几天就占领了按德苏协定分给他们的领土。德苏军队在布列斯特一带会师,苏军开到了匈牙利边境。这立即引起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半岛国家的强烈不安。波兰人的命运是个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在当时是要立即有个答复的。于是德国的里宾特洛甫前往苏联与斯大林谈判。
9月27日和28日两天里,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三次会谈中,斯大林掌握了主动权,要求对德苏达成的协定作出修改。斯大林第一个要求是放弃成立一个独立的波兰国的任何主张,因为这样一个国家可能引起德苏之间的摩擦―――――这是彬彬有礼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波兰可能被德国用来反对苏联。代替的办法是波兰将由德苏两国彻底瓜分。
斯大林的第二个要求是把立陶宛划入苏联而不是德国的势力范围。作为报酬,他愿意在波兰中部作出让步,把位于瓜分线以东的卢布林和比沙的一部分让给德国。在苏联进入立陶宛的时候,苏联也愿意在苏瓦乌机三角地带对东普鲁士的边界进行调整,使之对德国有利。最后,斯大林还明确表示,他准备“立即着手解决波罗的海国家的问题”,而且他希望在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达成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能得到德国的慷慨支持,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使苏联在波罗的海地区获得它所希望的海空军基地。
为了同苏联达成协议,希特勒很干脆地付出了代价,但确没占到什么便宜,特别是日尔曼文明在东方的传统前哨波罗的海国家,不得不让给了苏联人。
为什么希特勒对于保持同苏联的友好关系如此重视呢?一部分原因是他知道
喜欢裂日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