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些得意地说道:“为师已经同大王提过啦。”
“那大王……?”
荀卿微微一笑,做出噤声之态,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于是吕安也笑了。
入京的蜀郡大队在城外排队,吕安并不好多留,两人又交流了几句后他便起身告辞。他自是不知,自己刚刚离开,屏风后便转出了一人悠闲落座。
此人正是秦王异人。
异人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轻笑道:“你们师徒倒还真是想到了一块去,就和这秦字较上劲了,我们秦字有那么难吗?”
荀卿笑道:“非是难,而是不易。”
一种文字不易书写、不易传播,不易记忆便是其最大的弱点,且……“秦字浑厚宏伟,于金石木牍之上颇有庄严之气。”
然而秦国在未来大面积铺开的书写工具是纸张。
载体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书写工具的改变,秦国以前为了在简牍上书写都会选择较为硬质的兽毛,但是纸张柔软易碎,这种兽毛非常容易刮花纸张。匠人们很快就制作出了以软毛为主要材料的毛笔,而这样的笔蓬松柔软能够吸取更多的墨汁,在书写时候把控难度增加。
秦字笔画偏直,所以在书写时候需要写者有较高的控笔能力,这无疑增加了写字难度。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新学秦字的人也好,对于他们这些已经习惯在案牍上书写的人也好都一样。
用纸代替竹简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秦字如今跟不上时代了也是一种趋势。
想要让别人来学习你的文化,把门槛抬得过高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所以简化也势在必行。
这其中道理荀卿早已同他讲明白,异人心中本就摇摆不定,然而今日完全不知情的吕安所言就像是最后一枚砝码一般压在了改革一侧。
秦王用力闭目,再睁开时双目灼灼,他振袖而起回身看着荀卿道:“四日后大朝,卿且递文书上来吧,寡人会批的。”
“喏!”
“对了,吕安此次归来要补办及冠之礼吧?”
荀卿闻言一愣,显然没想到异人竟让连这事都知道了。异人也不待他回答继续道:“这小子被我派去蜀郡一待三年,他的及冠礼倒是被我耽误的。”
“这样吧,寡人补偿他一下,吕安……相邦想要这小子一世而安,这本也不错,不过未免过于小心了些。”
“男儿立于世,还是要大气些……为人当明照旁周,做事则敬德光明。”
“景熙二字,颇为称他。”
“不过这就不必告诉他了,免得这小子骄傲。”
“寡人这便回宫去看看他准备交什么述职文书来,”
“若是写的不好,就先留在咸阳陪陪太子吧。”
第215章 战国风云(67)
吕安匆匆自学宫离开回到大部队的时候蜀郡进城的队伍还在排队, 以秦国高效率来说,这个速度已经能称得上非常慢了。
但蜀郡众人没有一个抱怨, 因为导致大排长龙的原因就是他们。
在听闻他们的郡丞要入京述职之后, 蜀郡的几个大商人聚起来开了个小会。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对于蜀郡的两个领导他们是再满意也没有了,尤其是比起之前在蜀郡掀起战争的秦国王子, 这两位明显靠谱了不少。
商人游走四方,为了寻找商机他们的观察力极高,也因此他们是第一批体会到蜀郡变化的人,他们比寻常百姓更清楚如今蜀郡的变化为何。
李冰治水,恩泽川西平原, 吕安办学,荡涤人心。二人所重不同, 却相辅相成, 且同样重视修路治安民生,这几年内秦蜀之间的联系比以往密切百倍。
如今回头看几年前他们的日子,他们都不敢相信当时的自己是怎么过下来这样的日子的。因此,他们对于吕安回京述职的心情非常复杂, 既担心他评分抬高被调离蜀郡,又担心他评分太低被批评。
纠结来纠结去, 商人们决定自己来咸阳看看情况。
如果秦王真的要将吕郡丞和李太守调离蜀郡, 他们就一起去求见秦王。
吕安并不知道和他一起入京的这些人心里头打的是这个主意,于他而言,这是地方官员一次正常的入京述职而已, 他只当这些商户是来蹭顺风车的。
虽然吕安在看到这些商人带着入京的东西数量时被吓了一跳,但也没有多想,反而还顺势和这些商户商量到时候在咸阳租块地方搭建一个蜀郡风物展。
蜀郡特产物资美食众多,平日里头一个两个不打眼,而如果聚集在一起办一个活动就能让客人觉得过来采买一次一定不会吃亏,此便为聚合效应。而如果给这样的活动设计一个时间限制,便可以在降低自己成本的同时得到最高的流量效果。
当然,这一切还得建立在货物本身质量够硬的情况下,对于蜀郡的货物质量,吕安非常有信心。
守门的小吏们从未见过带着那么多货物的商人,单单是入城费就已经是一个令他们感到心疼的数字,更不必提货物入长安城后需要交纳的商税了。
这些蜀郡人是怎么回事?怎么扎堆一块来了?!
小吏满头大汗地挥手放一辆货车过去,一边指着人让他注意马入城后排泄,一边顺手接过一份路引,第一感觉是——好薄!
他愣了一下,低头将木牍翻过来一看,好家伙,蜀郡郡丞吕安!
怪不得!他自觉找到了理由。
从蜀郡到咸阳路途遥远,沿途亦是要穿山入林拥有一定危险性,据说沿途匪盗数目众多。而官员
喜欢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