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来,围剿这些杂牌流寇就变得容易很多了。一般的流程是到了某处,某处的白莲教就主动找上门来,告诉秦书淮该地流寇驻扎在哪,秦书淮随便派个几千人上去一打,三下五除二就将他们围歼了。
不过秦书淮剿的都是在杂牌中也不入流的流寇,大都没什么名气,因为有些名气的杂牌流寇都在李自成的安排下,全部集中在渭南城周围了。
就这么一路打打停停,原本两天多可以到达渭南城下,足足走了五天。不过,路上好歹也消灭了两万多的流寇——虽然都不堪一击,让官军毫无成就感。
抵达渭南城外二十里的某处空地后,秦书淮安营扎寨,然后派出大量厂卫精英,前去渭南城附近侦查。
他料定陕西的流寇已经云集于此了,要是不查清楚就往前上,必然要吃亏。
到了傍晚,他的驻地来了七八拨白莲教人,这些人都是渭南外各路杂牌流寇的人,有的甚至还做上了不小的头目。
综合这七八拨人的情报一看,秦书淮乐了,基本上渭南城周围的流寇分布已经跃然纸上了。
在渭南城西七里处的白鹤岭,驻扎了崔山虎的一万人;渭南城北的六里外的上北坡,驻扎了九条龙的一万五千人,渭南城东的八里外,则驻扎着七郎的一万两千人,在他附近还有号称冲天柱的一个匪首,带着八千人……
综合算了下,在渭南城周围大约有六万左右杂牌流寇,而在渭南城中则有五万六千左右李自成所部的“精兵”。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整个渭南城及其周边的布防,就像一个脱了衣裳的女人,任秦书淮看个够,这场仗还有什么难度可言?
召集众将领简单地商量了下,他们很快就制定出了作战方案。方案很简单,那就是官军先打外围的杂牌流寇,看李自成出不出来救。要是他不出来救,那就先把那些杂牌流寇剿干净,他要是出来救,那双方就在野外展开决战——这是官军求之不得的事情!
大军在原地休息了一晚,期间厂卫的缇骑四出,到处捕杀附近的可疑人士,不让流寇那么轻易地能探到大军的情报。
一直修整到丑时五刻,趁天还没亮,秦书淮下令大军准备开拔,按照之前的方案开始剿匪。
按照安排,何可纲、贺人龙将带两万五千人马,去城西七里外的白鹤岭,围剿崔山虎的一万人。秦书淮和张啸则带两万人马,去围剿城东八里外的九条龙的一万五千人。之所以先剿两处,主要是忌惮李自成率大军出来救援,如果官军分兵过多,可能被各个击破。而分成两股风险是不大的,因为白鹤岭和上北坡相距不远,若是遇到李自成大军,两股大军很快就能汇合。
正要启程之时,却听帐外有人来报。
“启禀侯爷,门外有一人,说是高迎祥帐下刘国能的亲信,可助侯爷拿下渭南城。”
大帐之内,何可纲、张啸、贺人龙、孟威、孟虎以及智仁、汪大童、常吾机等人都是大感意外,连秦书淮都皱了皱眉。
孟虎说道,“莫不是流寇搞的把戏?”
智仁嘿嘿笑道,“那可说不准,不定是刘国能怕了呢。”
秦书淮想了想,说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进来一清瘦的中年男子,他一见秦书淮就规规矩矩地跪下来磕头。
“小的刘国能帐下亲卫队长窜天猴王四海,拜见秦侯爷。”
这家伙来降还不忘报自己的绰号,好像是怕秦书淮不重视他。
秦书淮不紧不慢地说道,“起来吧。”
王四海起来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恭恭敬敬地弯下腰,把书信举过头顶,又道,“启禀侯爷,小的奉我家主人,哦不,是奉贼将刘国能之命,特来向侯爷献上降书。刘国能说了,只要侯爷肯饶他及手下弟兄的性命,他必与侯爷里应外合,帮朝廷光复渭南城。”
众人听罢,顿时纷纷看向秦书淮,无人言语。
孟威接过书信,递给秦书淮。
秦书淮打开书信细细一看,不由心念大动。
这封书信是一封血书,刘国能在信中详细地说了李自成杀了高迎祥,又召开渭南大会自立为闯王的经过。而且,他也把自己投降官军的直接原因说得非常明白,那就是他怕李自成为了收他手上的一万五千兵马,而加害于他。与其如此,他倒不如投降了官军。
秦书淮看完信,不动声色地递给孟威,让他们也看看。
随后他自己沉入了沉思。这封信的信息量太大,他需要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高迎祥被李自成杀了,这可能么?
秦书淮沉吟了下,觉得很有可能。李自成当年造反的时候,就杀过对他恩重如山的老上司王国,所以现在为了野心,杀高迎祥有何不可?而且,历史上的李自成后来不就从“闯将”变成“闯王”了么,只是现在有所提前而已?
其次,刘国能要投降官军,这可能么?
这就要从历史上那个刘国能的人生轨迹说起了……
这时,何可纲说道,“侯爷,这个刘国能的大名,末将在辽东时就听说过,据说十分擅谋能战,当初他仅有三十来号人,两年之内就扩大了一万八千多人,这等人物忽然来降,却是蹊跷。”
贺人龙也跟着说道,“侯爷,末将与刘国能交过两次手,说句汗颜的话,末将没占什么便宜,反而被他和李自成联手,打了个灰头土脸……总之此人不简单,侯爷需三思
喜欢东厂督公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