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地上,蔡鸿鸣已经让人用帆布铺起了两个大大的水池,一网一网的泥鳅和鲫鱼从稻田中捞起来放下去,一会儿就把水池挤得满满的,到处都能看到鱼在游。
蔡鸿鸣早已经和收鱼的人联系好,下午就过来收鱼。
幸好收鱼的是古浪.县里的鱼贩子,知道他这个人,如果是其他人叫他来沙漠里收鱼,人家非把他当疯子不可。
到了下午,收鱼的鱼贩子就开车过来,一看到蔡鸿鸣用帆布搭在边上的临时鱼池,才发现自己带来收的车太少了,连忙打电话让人从县里赶过来,一直折腾到半夜,才把所有的鱼运走。
如今市面上本地野生泥鳅的价格每斤在二十八元左右,非野生的十几块到二十几块不等。
蔡鸿鸣养在稻田中的这批泥鳅不错,样子和本地泥鳅差不多,就是口感也一样,不过鱼贩子还是压了几块钱,给他算二十四块。因为和鲫鱼混养所以每亩泥鳅才收了八十多斤,算下来不到八十万。而鲫鱼人家却是不管是不是野生的,反正只要是活的,一斤通通算五块。鲫鱼的钱就多了一些,一共一百七十几万,两种加起来有两百五十多万,今年总算没有白辛苦。
不过,蔡鸿鸣感觉还是有点吃亏,因为鲫鱼太便宜了,看来明年得换点东西养才行。
抓完水稻田里的鱼后,放完水,就开始收割水稻。
收割水稻最省事,全然不用人力,只要人开机械就行。不过就算如此,蔡鸿鸣他们还是忙了将近一个星期,才把所有收割的水稻全部烘干归仓。接下来就等着空闲的时候,把烘干的稻子碾成米打包,再找个地方发卖了。
水稻因为是新品种的原因,产量都非常高,每亩在一千多斤,一共收了差不多五十万斤。
这么多,若无意外,估计蔡鸿鸣吃一辈子也吃不完。只是他并没有想过只是留下来自己吃,还打算拿出去卖。他心里已经有了一套规划,等县里新店盖好后,白天就卖番薯粥、米饭和面食,晚上则卖烧烤。店的旁边再开个西都胜境中产品的专卖店,以后形成产销一条龙,自产自销。若是味道好,以后根本不用愁这里的东西卖不出去,反而要担心没有东西卖才对。
ps:上面有一章蔡天寿应该是蔡天福才对,写错了。蔡天寿是二伯。
年尾到了,才发现今年什么也没做,本来计划好的事情全泡汤,只好临时抢救没一下,所以很忙,很累,但还会拨出一些时间码字,谢谢大家的支持。u
喜欢我的农场在沙漠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