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宸明白思芸的意思,只是这个话她也不好说,她总不能给思芸说,你娘是个坏的,你要是帮了她,你这辈子也得陪进去。
犹豫一下便把在淮阳遇到沈氏的事给思芸说了,沈氏被休的事思芸早就知道了,按规矩说女子被休出门,两家也就彻底没关系了。思宸自己也难过崔先生的去世,也就没跟思芸说。
「我看沈姐姐现在生活的挺好,跟弟弟两人在淮阳开了间铺子,就是现在日子过的辛苦些,相信以沈姐姐的本事,发家治富是早晚的事。」思宸有几分羡慕的说着,这样的生活也许就是沈氏求的,一个女人讨生活是不容易,但总比面对那样的丈夫和婆婆强。
思芸默然不语,她明白思宸突然提到沈氏的用意,二太太……回去之后她就要写信回家,一千两银子她是有,但只此一次,绝无下次,就是二太太骂她不孝她也认了,她的日子好不容易才过成这样,她真不想填进去。
中秋节的灯会在八月十四,十五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也就没人出来了。思宸早早让下人们全部准备好,中秋是大节日,上头没有老太太,不用去婆婆跟前奉承,思宸还是头一次清静的过阳。又有灯会的事,画舫也全部的点好,像这样的集动活动,安全永远第一位,哪里该安排小厮,多少人守卫着,这些也都全部排好。
方姨娘这些日子也知道思宸心情不好,她直接没在家里呆,找了借口回娘家。八月十五是大日子,以思宸的意思方姨娘回娘家过节也可以,方姨娘却是不想坏了规矩,提前好些天回来,帮着管家娘子们准备过节事宜。
到了正日子,江边是灯火通明,一排排画舫上都是花枝招展,青阳多大户,民风又开放,太太小姐们齐亮相。青阳平民百姓家的姑娘太太也出门,各种手工花灯,船上挂的,水上漂的,看的思宸都有点应接不暇,在京城怎么样也见不到这样的盛况。
思宸也入乡随俗,亲手做了两盏灯,一盏是为崔先生祈福,一盏是为两个儿子祈福。愿崔先生早登极乐,两个儿子和乐安康。
思芸带着何三太太也到了思宸船上,几个女眷们一起,说说笑笑倒也快乐。思宸沉闷了许久的心情也终于回转过来,日子总要过下去,愁眉苦脸是一天,快快乐乐也是一天,再者她的日子己经很不错了。
敲过初更,江边依照热闹,及至二更人潮才慢慢散去。思芸和何三太太看时间晚了也起身走了,思宸又特意派了丫头婆子送二人回到何家画舫上。
方姨娘一直在旁边侍侯,看思宸脸上也有几分疲惫,便道:「太太,我们也回去了。」天色不早了,该走了。
思宸点点头,虽然有几分不舍但是该走了,霍希贤的婚事在明年年中,明年的灯会她怕是看不上了,幸好还有一年。
方姨娘从丫头手里接过披风给思宸披上,前头婆子提着灯笼前头走着,方姨娘和丫头扶着思宸下画舫。刚走两步,思宸抬头就见霍景之在下面车边站着,思宸稍稍一怔,她没想到霍景之会来接她。
最后一阶走完,霍景之上前伸手扶住思宸,笑问:「心情好些了吗?」
思宸看一眼霍景之,不知怎么得那股柔情蜜意又涌上心头,朝霍景之点点头,握住霍景之的手。
秋去冬来,青阳的冬天虽然比不上京城,但也是冷的很。天寒地冻的时候,青阳的贵妇们也不怎么出门了,都在家里猫着躲冬。过年的事宜也开始准备,不用进宫朝贺,不用进祠堂祭祖,关上门就她和霍景之最大,就是过年走产访友,应酬的也只是同僚,事情实在少的很。
如此清闲的新年,就是以前在韩家当姑娘的时候也是不能想像的。因为过年的关系,新一季的冬衣全是鲜艳颜色,就连霍景之的一应衣服也显得鲜艳了许多。
腊月二十的时候,二房的年租送上来了,以往这些事情全部都是霍景之料理。在京城一个贵妇去见外头管事是很不合规矩的事,但青阳的规矩相对没那么大。反正这些事情思宸觉得早晚也是她的事,干脆跟霍景之说了一声,她想亲自来料理。
霍景之想想也觉得应该,现在他还有时间管这些,等到以后回了京,他真是顾不上了。当然以霍希贤的年龄,是能给他分忧了。只是想到霍希贤那软弱性格,霍景之也是愁,要是这些事情必须托给别人,霍景之觉得思宸比霍希贤合适。
隔着帘子,思宸第一次接见了庄头,外头跑的管事,二房的几个管家,平常不显得人多,现在聚一起了,乌压压半屋子人。前些年的帐本,霍景之早拿给了思宸,一般来说年租不会差很多,地租房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思宸看着帐目清单,米柴,野味,还有些兔子猫狗之类的活物,现银五千两,五处庄子这个收益也算不错了。又有两个庄头交了帐本,大概也就是这些。思宸算了一下,就是遇上旱涝,一年二万两也肯定跑不了。
这些还只是土地田产的收益,还不算霍景之官员方面的收入。巡盐御史的官员薪俸是固定的,但灰色收入就不知道了,盐商没有不富的,决定盐商赚多钱的官员那更是可以想像。这个钱到底是多少,思宸不知道,反正只知道霍景之最近几天很忙。
帐本留下来,各项送上的东西,思宸取出一部分,还有一些其他礼物,派了几个伶俐小厮带上东西给侯府送去,家里还有霍老太太,过年嘛,人不回去,东西是一定要送到的。
喜欢闲妻兴宅(卷一~卷四)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