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隽松也见惯了后辈第一次见他的表现,并不在意,很随和地说:;不要客气了,都坐吧。;
姚隽松早年留学,至今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习惯,茶和点心端上来之后除了谢明朗之外的三个人就聊开了,而谢明朗也乐意做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个下午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姚隽松手头的工作和最近正在筹备出版的又一本摄影画册上,萧璇和言采的工作也被提及,然后就是一些琐事,涉及到其他人,大多是文化界的人士,三个人都很健谈,笑语不断,谢明朗听着也觉得很有意思。
他中途好几次不由自主地去看姚隽松搁在桌子上的相机。那架跟了他大半辈子的相机几乎已经成为他的标志,但谢明朗还是第一次如此近地看见实物。相机的状态依然很好,但是边角的漆不可避免的磨损了,一些常用的键也因为年岁长久而磨得发白。他正看得入神,不防猛地听见萧璇说到他:;我们可不能把年轻人晾在一边,特别是如此漂亮的年轻人。;
闻言谢明朗有点发窘,匆匆把目光从相机上收回来,抬起头来一笑:;我一直在听你们聊天,听得入神了。;
然后他就问起姚隽松那本即将出门的画集。他对姚隽松的每一本画册都很熟悉,说起来头头是道,又带着后辈该有的恭敬和足够礼貌的热忱,到了最后,变成了他们两个聊得兴起,言采和萧璇也在低声自顾闲谈,不知不觉中时光飞逝,等到茶会散去,宾主道别的时候,姚隽松第一次问起谢明朗在哪里工作。当他听说是在《聚焦》,笑了笑说:;《聚焦》对于年轻人来说,总是有着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这句话听得谢明朗有点不着边际,但当着姚隽松的面不好多问,等到离开之后上了车,才问言采:;刚才姚老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聚焦》的创刊者是他当年的助手,你不知道吗?;
谢明朗吃惊地摇头:;我不知道。;
那现在知道了。;
说到这里谢明朗想起手上还握着告别时候萧璇给他的名片,他举起来,笑着问言采:;怎么办?;
言采看见这张印刷精美的名片也笑了,眨了眨眼说:;明明我们一起赴约,她还是留卡片给你?下次干脆把电话用眉笔写在你手心吧。;
待两个人说笑一番,言采又说:;你改变主意了吗?;
什么?;
摄影展的事情。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开展,至少给以给姚老送票,然后下次再见面的时候,多一件谈资。;
你这样太狡猾。;谢明朗无奈地说。
那是你非要绕远路。;言采一针见血地说。
谢明朗不肯说话,僵了一会儿,言采又说:;另有一件事情,刚才茶会上没有提起。我知道姚老在为最近的影集和其他工作找助手,工作量倒不是很;
谢明朗想也不想立刻应道:;当然。;
那好,我知道了。;言采微笑,;那你为什么对影展如此排斥?;
谢明朗又一次沉默,但这次的沉默没有多久:;在已经提过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原因是,我觉得我的水平还远远不够。;
评论家都是怪物,观众大多是盲从者,你要把他们统统当作瞎子,不然三十年后,你可能还是在为着‘实力不足‘而裹足不前。;言采淡淡评价,他看着谢明朗,很愉快地笑,;我倒是很想去看你的影展,为了那些你偷偷藏起来的照片。;
大概过了十几天,谢明朗在杂志社的时候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自报姓名和身份之后,他立刻知道了这个电话的来意。当天晚上谢明朗应约和那个业内知名的筹展人见面,见面之后发觉对方的年纪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说起话来条理分明,并有着绝对不令人反感的鼓动力。他带来谢明朗在《聚焦》和《首映》刊发的照片,谢明朗发觉他甚至已经有了相对系统性的提案,并继续以相当诚恳的态度与自己进一步沟通。谢明朗当时第一个念头想到言采,然而那个名叫张晨的筹展人表现出来的恰到好处的热情和对他摄影作品的感观让他实在无法开口询问。相谈甚欢的一顿饭吃完,分别的时候张晨约他这个周末去看他筹办的美术展,谢明朗也欣然应允。
他回去之后很难得的言采已经在了,还很难得的没有在玩拼图。谢明朗进门后就说:;如果真的是你的关系,那所托之人,也实在太敬业了。;
言采见他嘴角是笑,也笑了,摇着头慢慢说:;我没有出面,只是托人把资料送到对方手上,其他的就与我无干了。的确有人把毫无实力的后辈碰到声名鹊起家喻户晓,但是这个本事和精力我都欠奉。你欠缺的,倒是自信和坦然,虽然我对此很惊讶。;
谢明朗坐到言采身边,还在想应该怎么反驳他。言采拍了拍他的肩膀:;张晨找到你,不会是因为我。我不过锦上添花,别多想了。;
他说得如此平常,眼中是带着一点纵容的笑意,谢明朗伸手搂住他,低声说:;举重若轻总是你的拿手好戏。;
后来谢明朗和张晨一同去后者筹办的展览,风格稳重又不失新意,的确是谢明朗喜欢的展览类型。他们志趣相投,言语间也颇谈得来,加上张晨说服人的本事的确一流,这样谈了几次,当某次张晨带着展览的策划雏形找到谢明朗时,谢明朗发觉,原来自己也不知不觉中,也被吸引得开始投入了。
于是一切就变得水到渠成一般,谢明朗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准备展览的素材之外他还是接受了姚隽
喜欢浮光请大家收藏:(m.biquwen.cc),笔趣文更新速度最快。